作者:方一宇
所以,先帝禅位时候说的话,李肃是知道不少的。
萧霆钧听了,若有所思。
“同时,先帝爷还特别嘱咐当今陛下。”李肃见太子在思考,又补充了一句,“先帝爷告诉陛下,一定要善待他的兄弟子侄。”
兄弟子侄?萧霆钧一下子明白了:难怪后来父皇追封废太子为思王,又将废太子的嫡长子送到军中做营千总,如今还升官到了佐领。
“父皇将二哥的两个女儿都留在宫中教养,可见,厚德怀仁,还是父皇所期。”萧霆钧可以算是茅塞顿开,他心底已经有了打算。
李肃心下赞叹:太子殿下果然一点就透,看来妹妹的眼光很好,当然,也是妹妹教的很好。
“殿下能这么想,那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李肃打量着太子殿下:这位皇子可以说很幸运,天子当年面临的,可比现如今的局面复杂很多。
问题有了答案,萧霆钧也就不那么着急,既然来了,他索性问了问天子即位初期的时政——太上皇禅位于天子,想来陛下面临过的一些情况,自己将来说不定也会遇到。
从李家离开后,萧霆钧直接回宫找妻子:既然有了解决方案,自然要让玉儿别担心了。
何苦,这个解决方案,还要玉儿那边配合。
黛玉听完萧霆钧的安排后,还是有几分担心,但她认为,可以冒险一试。
“好,我让人去联系二姐姐。”
第295章 贾家获罪宝钗意外
贾家的人,尤其是二房这头,全部都等的是心急如焚,全部人都没有心思准备过年了。
尤其是宝钗,她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其他人家都处理了,就他们贾家没有被处理。
期间她也不是没想过,能不能找机会溜出京城。
但她让贾环几次试探,皆以失败告终。
就在提心吊胆、寝食难安了好些日子后,突然有一天,来了圣旨,并且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堆官兵。
点名,让贾兰接旨。
宝钗一听就有些疑惑,但转念一想,如今贾政已经是白身,反倒是贾兰如今有举人身份,似乎让贾兰接旨也算得上名正言顺。
然而圣旨内容,就让宝钗彻底惊呆了。
贾兰李纨母子揭发谋反一案有功。
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李纨母子竟悄悄地投靠了太子妃?
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按常理来说,如果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或者依附关系,理应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才对呀。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从未有人察觉到哪怕一丝一毫的端倪。
跪着的宝钗眉头却越蹙越紧。她细细回想这些年的点点滴滴,越想越觉得心惊。
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一直以来,都不曾见到太子妃单独赏赐过任何物品给李纨母子。
就是连太子妃那个画堂春绣,迎春惜春甚至史湘云和宝琴,都有参与,可是李纨呢?她似乎总是置身事外,根本就没有想要去巴结讨好太子妃的意图。
即便是上次贾兰在秋闱中一举夺魁,高中解元,如此大的喜事,按理来说,太子和太子妃那边怎么也该有所表示吧。但结果却是,自始至终都未见太子夫妇对此作出任何反应。
难道说,之前真是自己小瞧了他们母子俩不成?一个看似懦弱无能,平日里更是沉默寡言;另一个自己以前都当他是个孩子,即便后来成年了,也就读书厉害,平日里不见他有什么不得了的地方呀。
谁能想到,就这样一对不声不响的母子,背地里居然能够谋划得如此深远,简直让宝钗大大的意外了。
别说宝钗了,就是贾政听了,也是狠狠吃了一惊的:贾兰,这个素来不像宝玉那般惹人眼的小孩子,竟然不仅仅读书厉害,还敢做这样的大事?
然而贾政同时又感到庆幸:若不是贾兰母子,这一回二房只怕也全完了。如此一来,好歹也算是替贾家保留了一根香火。
然而,贾政都没想到,圣旨竟然会说:贾政作为清嘉郡主之父、赵氏为清嘉郡主生母,因事前不知情,并未参与,故而不受牵连。
清嘉郡主,那就是探春。贾政想起当初,自己那个女儿为了这个家,决然前往岛国,到后来东南政局大变天,女儿竟然能屹立不倒,贾政才知道,原来他家的姑娘,这样厉害。
那时候贾政都想,要是探春是个男儿,就好了。
就在贾政理不清思绪的时候,跪着的赵姨娘却一个劲的磕头:“大老爷,青天大老爷,求求你,我可不要命,换我儿贾环一条命。”
来宣读圣旨的,是太子跟前的赵炳信。
他淡漠的看着赵姨娘,冷冷道:“赵氏,圣旨岂容你置喙?本监看在太子妃与清嘉郡主面子上,姑且容忍一次,你若再开口,那可就别怪本监不客气了。”
赵姨娘被太监那冷漠又严肃的嗓音给吓了一跳,她虽然不敢再吭声,但眼泪就止不住流下来。
一时圣旨读完,贾兰赶紧接过圣旨后,叩谢皇恩。然后赶紧请了赵炳信旁边说两句。
“家里人不懂规矩,让大监为难了,请多多担待。”贾兰立即奉上茶礼。
“奴才分内之事,哪里有什么担待不担待。”赵炳信很清楚,贾兰和六皇子交好,如今六皇子被册封了福郡王,太子殿下很看重福郡王的。何苦,贾兰已经是举人,来年春闱,说不定就高中,小小年纪就能看清形势,前途定然也不可小觑。
所以对着贾兰,赵炳信愿意给些面子,所以听见贾兰打听贾家大房,赵炳信也不瞒着。
“如今贾赦贾琏等都是要流放的,那边的家产也全都充公,女眷之中,唯有贾琏之女,由其姑姑接去,圣上念着孙夫人无子女,做主将贾琏之女过继到孙家。”
贾兰不曾想还能这么解决,心下有几分疑惑,但还是立马称赞圣上仁慈。
“哥儿这里,也要尽快收拾清楚,有罪之人即刻就要被押走。”
哪知道赵炳信话音才落地,外头竟然闹了起来。
慌得贾兰赶紧出去看。
原来是赵姨娘气不过,她跳起来扑过去打薛宝钗了:“我打死你个丧门星,都是你,害得环儿......打死你,我.......你这个扫把星......”
宝钗正是心灰意冷之际,完全没有料到赵姨娘竟然会疯魔至此,一时间没有招架,被赵姨娘打的头晕眼花的,钗环乱了,头发都散了。
赵姨娘又哭又闹的,连话也说不清楚,一时间也没有人去拉开她们。
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贾兰赶紧吩咐把人拉开,一面很是抱歉的跟赵炳信赔罪。
贾兰又赶紧上前对着贾政说了几句,贾政这才从慌乱中收回心神,赶紧喝斥住赵姨娘:“你再闹,就把你也抓到大牢里去。”
赵姨娘被吓了一跳,想着大牢里头肯定不好受,一时间有些害怕,可还是放心不下儿子,一时抽抽嗒嗒,但不敢再闹。
瑞王谋逆大案,终于在年底审结清楚,牵涉到的除了王家宋家贾家,更有东平王府、西宁王府、修国公府、锦乡侯府等,这些人家无一不被抄家没族。
当年煊赫一时的四王八公,仅剩下北静王府了。
天子如今身体也大好了,除夕宫宴之前,天子亲自表扬了太子和太子妃。
事后无人时候,皇后才单独赞许的对黛玉道:“你是如何想来,让那姑娘过继给她姑姑呢?”
这自然是指巧姐儿了,黛玉对着皇后,自然是没有隐瞒的,将事情娓娓道来。
第296章 姥姥求情黛玉思索
却说巧姐儿如今年纪也大了,原本该是说人家的时候,但贾赦邢夫人一门心思的想拿这个孙女儿,嫁到高门大户去攀攀关系。
而王熙凤那边还是心疼自己的女儿的,不仅仅自己不松口,还递了消息给王子腾太太,请她帮忙看着点儿。
如此一来二去的,巧姐儿说人家的事儿倒是被耽搁了。
巧姐儿如今越发大了,自己的祖父是个只认钱不认人的,祖母又是个一味好贪便宜的,这家里实在是乱糟糟,她又是晚辈没法子,只好时常借故躲到二姑姑迎春家去。
迎春守寡多年,膝下没有儿女,这些年时不时接了巧姐儿来,又教她念书识字,女工针织的,二人虽然是姑侄,但迎春心中,只把巧姐儿当作自己女儿一般疼了。
别说巧姐儿,就是迎春也完全没料到,竟然会有此变故。
当听闻贾家被围,而且不只是大房,就是二房那边也被看守着的时候,迎春真的是惊呆了。
“巧姐儿,你就留在姑姑这儿,千万别回去。”令迎春庆幸的是,巧姐儿正好在她这里,可没在家里。
巧姐儿赶紧点了点头,京城出了事儿,绣橘已经亲自上了门来,详详细细跟迎春说了一番。
“如今,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的人,几个城门全都严加看守,京城里虽然瞧着平静,但只怕是发生了不得了的事儿。”绣橘嫁给紫鹃哥哥后,已经育有两女一子。一年中,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来迎春这儿。
绣橘和丈夫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敏感的知道,只怕贾家这一次是捞不到好的。
哪知道没多久,竟然听说王子腾被抓,紧接着连贾琏和王熙凤都被抓了,还押回了京城。
这下子就算不用思考,也能知道,贾琏肯定犯事儿了,而且和王子腾肯定是有关系的。
紫鹃哥哥赵顺已经帮黛玉办过不少事儿,如今紫鹃又是太子妃身边得力的,赵顺如今已经已经练的很有头脑了。
稍加分析王子腾及京城最近几日的大事,赵顺大概猜测,这事儿兴许跟瑞郡王有关。
如今瑞郡王跟着天子去打猎去了,虽然还不知道围场那边发生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瑞王肯定没捞到好处。
毕竟,王子腾可以算是瑞郡王的岳父一般呢。
再想一想贾家,赵顺就赶紧告诉绣橘,让她去把自己这边分析到的情形,都告诉二姑娘。
这么一来,迎春就更不会让巧姐儿回去了,同时,迎春也向湘云打听情况,湘云立刻想到了宝琴。
“说起来,宝琴如今可比我们消息灵通多了,我即刻想法子。”湘云夫妻早就和卫家生分了,可以说完全不枉来的。所以没法子从卫家得知消息,宝琴就不一样了,宝琴的公公是大理寺卿,还跟王府有关系。
然而很快,圣驾回京,囚车压着瑞郡王。不用两日,事情就满京城都知道了。
谋反,迎春心想,这下贾家只怕是真的完了。
旁人倒也罢了,可巧姐儿,真是无辜的,迎春一时间,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时候刘姥姥来了。
刘姥姥倒是个知道感恩的,荣国府还没有彻底没落,她倒也来过两次,都是来感谢府上的。如今听闻王熙凤出了事儿,刘姥姥也不管不顾的,带着外孙板儿,就要来瞧瞧到底怎么回事儿。
哪知道,两个贾家都是进不去的,打听之下,得知贾家二姑娘出嫁后就在京城,如今守了寡的,想了想,刘姥姥就直奔迎春府上来了。
刘姥姥见到巧姐儿在迎春府上,顿时眼泪就流下来:“我的天老爷呀,姑娘没事儿,真的太好了。”
巧姐儿却很清楚,这会儿没事,不代表后面也会没事儿。但却没向刘姥姥说。
紧接着,听着天子对宋家王家的处罚,巧姐儿就越发清楚,自己算是完了——宋家王家的女眷,无论老幼,可都是送去了辛者库充当宫婢的。
刘姥姥却是个心思活泛的,就算迎春和巧姐儿都没说什么,但她却很清楚,此番贾琏王熙凤都着了,只怕巧姐儿也有大麻烦。
刘姥姥当即就说:“二姑奶奶,我可是听闻,那宫里的太子妃,就是当年的林姑娘呢。既然这样,何不去求一求太子妃呢?巧姑娘,年纪轻轻的,又是无辜之人。”
迎春叹了口气,她又何尝没想过去求求太子妃呢。但换位思考,太子妃这会儿也不知道面临着些什么样的局面,自己若是冒然开口,倒是让太子妃为难。
迎春这几日,真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