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一宇
尤氏见了紫鹃,便将贾母的话告知了紫鹃。
紫鹃想了想,还是去了一趟荣国府。
第227章 贾母谋划打感情牌
紫鹃已经很久没有来过荣国府了,她一来,丫头婆子们相当热情,听闻她去拜见老太太,赶紧就有人抢着送她去。
琥珀得了消息早早迎接出来,面上也是带着热情的笑容,紫鹃不免想到,以前的时候,琥珀她们对着袭人平儿才有如此热情,现如今的变化,让紫鹃越发看清了她们这些人。
进去后,贾母赶紧先吩咐不要拜:“你如今是太子妃身边最得用之人,不必如此。你是我看着长大的,自打指派了你去跟着太子妃,出落得越发标致了。”
这话还真不算客套,因为贾母一眼就发现了,紫鹃今日穿着的湖蓝色镶边深蓝花朵纹样绒面斗篷,里面是同色撒花缎面立领衫子,配上灰蓝撒花马面裙。
进了门斗篷解开,由琥珀拿去挂上。
同时贾母也注意到,紫鹃右边发髻上,簪着一只优雅精巧的水蓝色凤钗,那凤钗虽然很小巧,但做工精细,颜色清新,造型小巧,尤其是尾羽非常生动,仿佛将要振羽飞去一般,可见也非凡品。
腕上一对儿玉绞绳纹镯,线条流畅,形制古雅,玉色柔美,细腻温润。
这一身打扮,比当初的鸳鸯平儿都还要出挑。
当初那些大丫头,如今都比不上紫鹃了。等她到了年纪放出宫来,依着黛玉那性子,只怕还要给不少东西。这样一个人儿,挑的夫婿定然也不会差。
贾母想着,越发感慨,也越发坚定了她今日一定要试一试的想法。
于是贾母就先问起太子妃在宫中诸事可顺利的话来,听紫鹃说一切都好,贾母便松了口气似的,对着紫鹃感叹:“都是她舅舅们,一个也不争气,不能帮到她一星半点儿。如今家里,更是爵位都没有了,日后只怕更是不能帮到太子妃了。”
紫鹃心想:你们不拖后腿就是了,还提什么帮不帮的,昭媛娘娘在宫里,那可是各种与太子妃作对的。
但这些话自然是不能说的,紫鹃只是笑笑,没接贾母这话题。
见紫鹃不接话,贾母只好继续说下去:“如今我也老了,管不了这么多了,这个家里大事小事,我都做不了主,所以只好借着你来,能够向太子妃说几句心里话了。”
紫鹃笑着点了点头,依旧没说话:这一招,她是向太子妃学的,发现用来对付一些人的时候,很好用。
贾母见紫鹃竟然还不吭声,一时愣住:这丫头,果然跟在太子妃身边,出息了,如今竟然如此稳得住。
内心更是感慨,贾母只好继续硬着头皮道:“原本呢,我也想趁着初一进宫的日子,去拜见太子妃的,可老胳膊老腿的,实在是有心无力了。”
这话自然有些许托词的意味,然而自进门伊始,紫鹃便细细打量了一番贾母。几年未曾谋面,眼前的贾母相较于往昔,愈发显得苍老了许多。
整个人宛如被一层浓厚的暮气所笼罩,毫无生气可言。那双曾经明亮锐利的眼睛,如今也变得黯淡无光,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与沧桑。
紫鹃不禁回想起当年前来荣国府的刘姥姥,那时的刘姥姥年纪已然不轻,甚至比现在的贾母还要年长一些。可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年岁渐长,刘姥姥却拥有着极为出色的精神状态。每次见到她时,总是笑容满面、神采奕奕,仿佛浑身都充满了用不完的活力和热情。
而且这偌大的屋子里竟然没有一个人前来陪伴,使得周遭的氛围更是冷清孤寂到了极点,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暮气沉沉。
但为了太子妃,紫鹃依旧不能胡乱说话,只是简单宽慰了几句贾母,说她精神头很好不必担心等话。
见紫鹃如此,贾母深知,紫鹃早就不再是当初那个贾府家生子的小丫头了,她的心彻底倒向了太子妃,所以,不可能借由紫鹃,向黛玉传达自己的心思了。
于是贾母只好使出最后一招,她让琥珀去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紫檀浮雕缠枝莲纹的小盒子拿来。
“这里头是我送太子妃的小东西,如今也只能托付给你,带进去转呈太子妃了。”贾母并未打开,又可以点名,是要呈送太子妃的。
紫鹃自然也就不知道里头装着什么了,既然贾母如此说了,她只好接了过来:“老太太放心,一定会交给太子妃的。”
“你做事儿一向仔细,再没有不放心的。”贾母只是不能确定,拿到东西的黛玉,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了。
见贾母精神疲倦,紫鹃也不愿意多待,起身向贾母告辞。
“去吧,好好伺候太子妃。”贾母点头,看着紫鹃出去了,忍不住长长的叹了口气。
贾母深知,此番若是不行,只怕最后的祖孙情份,也都用尽了。但她没法子呀,总不能看着子孙后代遭殃,日后可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啊。
琥珀亲自送了紫鹃出来,心中也是万分感慨的:当初紫鹃也不过是贾母身边的二等丫头,可比不上鸳鸯袭人了,如今呢,鸳鸯袭人一个比一个下场可怜,反倒是一向不起眼的紫鹃,做了宫中女官,还是太妃身边得用的,可谓是人上人了。
但琥珀十分明白,自己这会儿想攀交情,也晚了,索性也就没开口,送了紫鹃出去便是。
紫鹃心底揣测着,这里头到底是什么东西,思来想去也不得要领,等着回了宫中,见太子妃不忙了,才双手捧着那小木匣子进来。
“怎么?还有什么事儿?”黛玉倒是好奇的看着那匣子,以浅浮雕满工装饰。盒盖顶面四边,饰连续云雷纹一周,很是精贵的模样,难不成,谁想通过送礼来求自己办事儿?
“是老太太让奴婢转呈太子妃的。”紫鹃将贾母请自己过去,又是说了哪些话,全都一一转述给了太子妃。
“奴婢虽然不清楚里头是什么,但只怕都是有求于您呢。”紫鹃说完后,也就识趣的准备退下,却被黛玉叫住。
“你别忙,我先看看再说。”黛玉打开了那精美的小盒子。
盒子一共两层,第一层放着一根人参,但如今的黛玉,并不缺这人参。黛玉呆了呆,打开第二层,竟然放着一块梅花式的金锞子。
黛玉让紫鹃看,紫鹃却不明所以:贾母给这两样东西,也不像是求太子妃呀。
第228章 黛玉拒绝递送信件
紫鹃看不懂,黛玉却很清楚。
“你还记得吗?起初老太太还是疼我的,那时候怕我没钱打赏下人,时不时会给我单独送一些钱来。”黛玉向紫鹃提起来。
紫鹃当然记得,那时候就因为老太太单独给姑娘送钱来,紫鹃才以为,老太太最疼林姑娘。仔细想一想,林姑老爷那么多银子给了贾府,老太太给林姑娘的,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哪里是真的心疼?
“记得,过年的时候,也会单独给姑娘一些金银锞子,那时候奴婢不懂得,还觉得老太太对姑娘最好了。”紫鹃感叹一句。
“那,这人参又是怎么回事儿?”紫鹃还是不懂。
“你还真是个傻丫头呢,你记得当初我病了,老太太特意让鸳鸯给的人参吗?”黛玉提点紫鹃。
“记得,那时候鸳鸯还特意说,这可是从老太太牙缝里挤出来的。”提起来紫鹃就很生气,“说到底,还不是太太过分,姑娘要就没有,别人要,那就多的是。不然哪里需要老太太那儿给。”
王夫人一贯人前卖好,单独却总是要刁难刁难的,当初紫鹃去要人参,王夫人就扯什么家里艰难,如今不比当初之类的。
那一次黛玉病的比较重,紫鹃没法子,只好去求老太太,后来鸳鸯就捧着一支上乘的人参来了,还特意告诉紫鹃,也就只有林姑娘,老太太才省着自己的份匀出来的。
紫鹃记得,黛玉哪里会忘记呢。
“老太太此番,只怕是希望借由这两样东西,唤起我对贾府,对老太太的那点儿情谊罢了。”黛玉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即便到了现在,老太太都还在为贾府考虑,生怕日后自己不照拂贾府。
可这一切不过是徒劳,不仅仅没能让黛玉心软,反倒是让黛玉更加看清了贾母——外祖母心中,自己到底姓林。
虽然早就有了认知,可贾母偏要来提醒自己。
既然她这样,那么自己也不用顾忌着她年纪大了,受不起打击了。
“你先下去,过两日,你在替我送一件东西去贾府。”黛玉将盒子关上,让紫鹃放到库房中去。
紫鹃见太子妃并无多少难过,也就放心了,忙将东西拿了下去。
五日后,黛玉就安排紫鹃,带了一沓信件,前往荣国府。
贾母得知紫鹃上门拜见,隐约觉得不太妙。
然而当紫鹃送上那一沓信件后,贾母不由得愣住了,她双手颤抖着接过来那些信件,看了几眼那最上头的一封,然后仍旧不死心的问紫鹃:“太子妃娘娘,就没有什么话,让你带给我的吗?”
紫鹃并不知道这些信是什么,看起来都是旧日信件,信封又都是空白的。不过紫鹃很清楚,贾母一定知道这些信件都是什么。
“太子妃只让将这些送给老太太,其余一个字也没有。”对于贾母竟然还要打感情牌的事情,紫鹃是看不下去的,所以这会儿对着贾母,也就十分冷淡,连坐一坐也不愿意,“太子妃还交代了其他事儿,先跟老太太您告辞了。”
说后也不管贾母是否还有话要问,紫鹃冲着贾母福了一福后,就转身离开了。
贾母看着这一沓信件,发了好一会儿的呆,然后终于一声长叹。
这些信,是太子妃明确的拒绝啊。
这是当初,贾母写给林如海的信。
当初贾敏去世,贾母担心林如海会和荣国府生分了,毕竟女儿不在了,依着林如海的官位人品,要续娶,只怕不少官户之家都愿意将姑娘嫁过去。
那时候外孙女儿还小,贾母便想出来要将外孙女儿接到身边教养的法子。一来能借由外孙女儿,保持着和林如海的往来,二来,若是外孙女儿那么小,有了后娘,万一后娘待她很好,只怕连外孙女儿都不会记得她们荣国府。
但去了信,很快就收到了林如海的回信,林如海自然是不舍得女儿,不愿意答应。
于是贾母紧接着又去了第二封、第三封、第四封信,心中诸多承诺,一定好好教导,又有表姐妹作伴,最终才使得林如海同意。
后来,林如海重病,接了黛玉回家的时候,贾母更是让贾琏直接陪着黛玉回去,同时贾母还让贾琏带去了两封信。
一封是贾母的口吻,隐晦提出她想要凑成双玉姻缘,只是如今孩子们还小,等着大了就直接订亲。
另一封则是贾母吩咐贾政写的,贾政是宝玉父亲,有了贾政的同意,这门亲事才会让林如海觉得更为靠谱。
其实那时候,对林如海的病情,贾母还拿不准。派贾琏去,就是为了见机行事。
没想到最终很是顺利,林家的族人虽然不是同一支,但也不是真没有族人了。可碍于荣国府的威势,最终,贾琏顺利拿到林家家产。
贾母原本以为,就算黛玉知道一些,但并不会什么都知道。
可现在看着这些信,贾母就彻底明白了:这么多年,黛玉什么都知道。她一开始只是选择相信她的外祖母,仅此而已。
贾母也终于明白,在黛玉被指婚给三皇子,不,在长公主来荣国府看黛玉开始,她展现出来的谋略,就已经不把贾府当作她的家了。
所以,此番她送去的两样东西,原本是想利用自己抚养了黛玉一场的恩情,希望她日后照拂贾家众人。但在黛玉眼底,实在荒唐可笑之极。黛玉让紫鹃送来这些信件,不仅仅是拒绝了贾母,也是在告诉贾母,若是贾府众人不安分,她一定会毫不留情。
是呀,如今林如海已经被天子追封为焯勤侯,那么,太子妃就与贾府可以说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了。
贾母正犯愁,外头却通传说,宝二爷和二奶奶来了。
贾母好奇,这对夫妇一向不和,尤其是宝玉,连面子情也不愿意伪装的,这会儿一起来,只怕不会是什么好事儿。
不曾想,不只是他们夫妇,宝玉还抱着芷哥儿一起进来的。
这又是唱的哪一出?贾母心很累。
第229章 宝钗莺儿争夺抚养
进屋后,宝玉放下芷哥儿:“芷哥儿,去,去告诉曾祖母,你要跟着爹爹和娘亲。”
贾母看着重孙子,心下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一面伸手将走到她跟前的芷哥儿抱起来,大约她年纪大了,都抱不动,琥珀很有眼色的赶紧上来帮忙,将孩子抱着送到贾母怀中坐好。
“老太太,一向都是莺儿带着芷哥儿,带的好好的,如今我不答应让别人带他。”宝玉对于宝钗提出要把哥儿放到她跟前养,很是不满:起初,宝钗就忙着管家,又忙着交际,根本没有用心带过孩子,如今,莺儿生了女儿,宝钗竟然就借着莺儿自己也有了孩子,不方便,说什么都要把芷哥儿抢走。
莺儿很是伤心,在宝玉跟前哭起来:“二爷,奴婢知道,自己出身低,不配给芷哥儿当娘,奴婢也不是要让芷哥儿认奴婢为娘亲,他身份贵重,是二爷的长子,但如今二奶奶要管家,事情多,薛家太太也要二奶奶操心,所以,奴婢只想带着芷哥儿,吃喝拉撒的,奴婢都会尽心尽力。”